(通讯员 曾唐明)为进一步提升亚博取款曝顾秒到账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与专业能力,3月7日,亚博取款曝顾秒到账于信远Ⅰ区110教室举办第三十期研究生学术沙龙。本次活动由亚博取款曝顾秒到账2023级研究生主讲,学院导师进行评议。

张朕以“从气本论到人性实践:王廷相气质人性论的思想逻辑”为题进行论述。她首先系统地对王廷相的思想体系进行梳理,指出其人性论以“气一元论”为根基,从而彻底否定程朱理学“天命之性”与“气质之性”的二元划分。她随后指出,在王廷相看来,气是宇宙唯一本体,而“性出于气”则意味着人性本质是气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属性,既非先天至善,亦非纯粹恶质,而是“气有清浊,故性有善恶”。张朕特别强调,王廷相通过“习以成性”理论赋予了人性改造的实践维度,即善性并非预设,而是通过教化、习行等后天努力实现的动态结果。这一思想不仅批判了宋明理学“性即理”的形上预设,更通过“气-性-习”的逻辑链条,将道德实践从抽象思辨拉回现实生活,进而彰显了明代气学的经世取向。

牟原锋以“性命双修抑或重性轻命?—道教南宗性命理论再探”为题进行汇报,聚焦于南宋道教南宗的性命学说。他首先通过分析白玉蟾、张伯端等南宗代表人物的相关文献,进而提出南宗性命观具有“以性统命”的特质:一方面主张“性命双修”,认为形神需共同超脱;另一方面更强调“修性为体”,将心性修炼视为超越生死的关键。随后,他指出,南宗通过吸收儒家心性论与佛教禅宗思想,构建了“先天真性”与“后天凡命”的辩证框架,以此解释修道者是如何通过“炼心”实现“性命合一”。他指出,这一理论澄清了学界长期存在的“南宗重命轻性”误解,揭示了道教内丹学对生命价值的深层关怀。

潘明娟老师在评议环节指出,张朕汇报的“以气破理”,揭示了王廷相人性论对理学范式的解构价值,让我们更加全面、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王廷相的气质人性论。牟原锋的汇报则“以道融儒”,展现出了道教思想对传统哲学命题的创造性转化。潘老师建议,在进行文献综述时,可以适当增加对文献的评,而不是只是一味地进行述。同时,潘老师还指出要善于查找史料,学会如何运用、组合这些资料,进而发现创新点。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,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思维碰撞的魅力。

本次学术沙龙活动通过气学与道教的跨视域对话,呈现了传统哲学研究的多元路径。王廷相的气质人性论以“自然生成论”消解道德形上学,道教南宗则以“性命双修”重构生命超越论,二者共同彰显了中国哲学“体用不二”的思想特质。学院导师给出的专业建议与学术指导,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及论文写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发。亚博取款曝顾秒到账将持续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沙龙,努力搭建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研究生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。